据车云网消息:近两年,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政策利好不断,资本密集投资的背后,大批企业开始布局燃料电池产业。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家973氢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毛宗强统计,仅2017年氢燃料电池投资项目(2020年投产)就达1000多亿,产能为17万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2018年2月,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其中有多家中央企业带头参与,业内许多人士认为这是我国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开启的标志。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陪同下,参观了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丰田汽车特意把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运到这一零部件工厂进行展示,包括了丰田燃料电池汽车Mirai,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向李克强总理表达了愿意与中方合作的强烈意愿。李克强总理对燃料电池技术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向外界和国内传达了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清晰意图,同时总理严肃的表情引人深思。
技术、成本是目前燃料电池绕不开的话题,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跟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多数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如何结合,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话语权,实现国产化是目前产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同时国产化后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继而推动产业大规模商业化。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已经纷纷采取行动,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东岳集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寿命已达到6000小时,新源动力开发的电堆模块耐久性突破5000小时,武汉喜玛拉雅光电自主研发Pt/C催化剂量产,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落户广州,明天氢能第一期万台级车间即将投产,氢璞创能全自动生产线的建成,国鸿氢能的国产化产线等等。
终端应用车企也纷纷发力,从商用车率先切入,上汽、宇通、福田、东风等均实现批量销售,国内绝大多数车企都选择布局燃料电池技术,同时各地的公交、物流等车辆陆续运营,预计203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将达到百万辆。
然而国产化后如何达到技术比肩国外先进水平,如何实现市场竞争,如何使更多的企业选择和相信国产化的产品,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