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将批量投放北京

2019/10/15 17:24:012227

根据中国汽车报网消息,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零排放的独特优势,被业界称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在时下快速发展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中,面临充电时间长、续驶里程不够等难题时,一直发展较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始成为世界各大主流车企争相研发的重要技术课题。尤其是在客车领域,燃料电池客车具有的零排放、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更长等优势成为国内外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些客车生产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研发。

4ec6539625cd0d81634671f209a43840.png

10月1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北京首批12米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示范运营调研活动在福田欧辉举行。福田欧辉以实力见证,让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化运营成为了现实。

♦福田欧辉助力氢燃料汽车商业化进程更进一步

在此之前,也就是9月18日,5辆福田欧辉12米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已交付北京公交集团,将于近期在北京公交384路投入运营,这是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第三期开展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运营。据专家分析,此次384路公交车的投入运营将会进一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尤其对北京及周边地区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推广运营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也意味着北京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福田欧辉早在2006年便与清华大学联合承接了国家‘863计划’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迈出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第一步,目前福田欧辉已经研发生产了第四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活动现场,福田欧辉客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秦志东介绍,2006年,福田欧辉与清华大学联合承接了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中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2008年,第一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服务了奥运会;2012年,福田欧辉第二代燃料电池客车开始服务于北京公交集团;2015年,福田欧辉研发了第三代8.5米氢燃料电池客车,凭借优越的性能,创下全球首个100辆订单;2018年,49辆福田欧辉10.5米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批量交付张家口。

值得关注的是,福田欧辉第一代燃料电池客车示范运营累计总里程已达到7万多公里,其中载客运营达到6万多公里,实现了载客实际线路的运营,出色完成了示范运营的任务;而其第二代12米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运营期间,行程总里程达6万多公里,出勤率达95%以上,日常运营表现出色,满足了课题要求;第三代燃料电池客车则采用全球领先的干膜技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可实现零下30度低温启动、零下46度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加注氢气仅需10-15分钟,续驶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

“目前,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已拥有了强大的产品阵容,车型涵盖8.5米、10.5米、12米,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旅游团体、定制班车等多种类型用途,并规划了10.8米、12米高速长续驶里程城间车型及18米大容量城市干线公交车型。”秦志东透露,下一步,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技术升级将主要围绕长距离、高速、全天候、经济、智能等方面发展。在市场开拓方面,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为核心示范推广区,逐步向周边辐射。

♦加快完善氢能产业生态系统

当然,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努力与政策环境的支持,尤其是对即将投入运营的384氢燃料电池公交来说,正是北京市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的要求,北京市作为示范城市之一,需在2020年底前,组织完成这批氢燃料电池客车运行20万公里的示范运营。

北京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钟强华介绍:“为了保证这5辆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示范运行,我们成立了氢燃料电池客车项目小组,明确了北京公交集团科技信息部、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安服部、资产管理中心等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由科技信息部牵头推动协调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投入运营工作。当前,北京公交集团已经完成了这批氢燃料电池客车的验车、上牌、运营线路分配、驾驶员培训、公交信息系统的导入等工作。”

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也介绍了北京永丰加氢站的情况。他表示,该加氢站的所有权为国家,目前由亿华通在负责运营,日产氢气可达1吨,供6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使用。同时,亿华通还投资3亿在张家口地区建设了大型制氢厂,占地150亩,建成后将实现日产氢量约20吨,年产氢总量约6000吨,足以辐射京津冀,为超过1500辆燃料电池客车提供加注服务。

会上,与会领导领导纷纷对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他们普遍认为,氢能是我国能源体系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驱动模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氛围,进而构建一个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系统。